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显著

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显著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常在晚期被诊断。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是晚期结直肠癌的国际标准治疗方案,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由于部分患者治疗敏感性低、生活质量差,以及对高强度治疗的耐受性差等原因导致患者的预后不佳,生存得不到质的改善,因此探索能够弥补现阶段局限性的综合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中医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病因主要在于“湿热”、“肠积”、“湿热”引发热毒、瘀毒、机体正气虚损、阴阳失调等,而长期化疗可使机体正气损耗进一步加重,因此临床治疗应以清热化瘀、活血燥湿、益气养阴为主要原则。
西黄胶囊作为一种由人工牛黄、麝香、没药等成分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散瘀、消肿生机、清热解毒的功效。西黄类辅助治疗已经在乳腺癌、肺癌、肝癌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观察了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提供更多的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案
研究对象为广宁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内镜、 病理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纳排标准明确,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12例,根据是否服用西黄胶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西黄胶囊购自石家庄东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3216)。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采用晚期结直肠癌标准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或FOLFIRI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西黄胶囊(规格0.25g,每次口服2g,2次/日,从化疗开始连续服用至治疗结束)辅助治疗。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判定肿瘤近期疗效,疗效等级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4种,并以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进行疗效评价。 ORR=(CR+PR)/总例数*100%,DCR=(CR+PR+SD)/总例数*100%。血清肿瘤标志物: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液标本中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含量。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国际公认的KPS评分标准,在治疗前后两次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的KPS得分差值来判断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提高:差值≥10分;稳定:0分≤差值<10分;下降:差值<0分。生活质量改善率=(提高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毒副作用:参照2017年《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5.0版》(CTCAE5.0)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进行评价。
西黄胶囊可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
西黄组DCR为87.5%,对照组为71.4%,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明显的优势(P<0.05,表3)。
西黄胶囊可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A19.9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西黄组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西黄胶囊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6.1%,而西黄组则更为显著,达到了83.9%, 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西黄胶囊能有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治疗期间,西黄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异常、肌酐异常、乏力、 口腔黏膜炎、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6)。
西黄胶囊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西黄组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和CD8+/CD4+ T细胞比值及血清HMGB1、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表9)。
结果与讨论
转移性结直肠癌是一种高风险的消化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足15%。单纯的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并不理想。 中医药的特点是全身出发,调整身体的机能。依现代中医之见,肠癌之病理核心,在于脾胃之气虚弱,湿热之邪深蕴体内,阴津渐损,瘀毒阻络,互为因果,终成疾患。本研究中我们所用西黄胶囊为西黄丸的改良制剂,其抗癌机理为“清热解毒”和“活血祛瘀”的有机结合。
综上以上多种指标观察,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下调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减轻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参考文献】
翁桢泓;罗玮;李丽琳;孔庆豪;罗建华;谢应槟;蔡康余;陈筱婷;.西黄胶囊辅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4,(11):49-54.DOI:10.13423/j.cnki.cjcmi.009839